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 郑州铁路机械学校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
学校创建于1951年的郑州铁路管理局中级技术学校,学校设在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开设运转、商务、机车、建筑、工程、桥梁等专业。
1953年初,学校迁址至郑州。
1955年,郑州铁路管理局中级技术学校更名为郑州铁路运输机械学校。
1958年,升格为郑州铁道学院。
1963年,恢复中专建制, 更名为郑州铁路机械学校。
1983年,学校和建校于1956年的郑州铁路技术学校合并,成立新的郑州铁路机械学校,铁道部确定的办学规模为2000人。
- 郑州铁路卫生学校
1952年,郑州铁路卫生学校成立。
1954年,按铁道部命令与天津、济南铁路卫生学校合并成为铁道部郑州卫生学校。
1958年,升格为郑州铁道医学院。
1963年,恢复为郑州铁路卫生学校。
- 郑州铁路教育学院
1983年,成立郑州铁路局电视大学。
1984年,先后成立了郑州铁路局教育学院和郑州铁路局职工大学。
1987年,整合郑州铁路局电视大学、郑州铁路局教育学院、郑州铁路局职工大学三校的资源,组建为郑州铁路局教育中心。
1999年,铁路局教育中心更名为郑州铁路教育学院。
- 郑州铁路师范学校
1972年,郑州铁路师范学校筹建并招生。
1987年恢复并正式成立。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郑州铁路机械学校、郑州铁路卫生学校、郑州铁路教育学院和郑州铁路师范学校合并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7张)
2000年开始,学院在重新完成定岗定编定责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加强教学管理为主线、以实施全员监控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机制改革。
2005年,划转河南省,现为河南省省管高校。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
2008年,完成铁道部接触网高级工、郑州铁路局单司机值乘培训班和站车红十字救护员任务1100余人。
2009年2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以该院为依托、相关铁路企业参加的郑州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2010年11月30日,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单位。
2014年5月,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省级验收。
2015年7月,入选《2015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47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任教师占27.82%,博士、硕士占69.24%,双师素质教师占90.11%,生师比为15.12。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2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名师7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列车智能运维)团队荣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教师团队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10所高职院校之一)。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 [1]
折叠 对外交流
学校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和欧亚交通学院。目前,设置医护类、轨道类和管理类等专业10个,办学规模2700余人。自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组织100余名学生参加学习交流,选派8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赴俄罗斯、澳大利亚留学,其中9人继续在俄深造读研。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设置有16个教学院(系、部),开办有工、医、文、管、经济、艺术6大类68个专业协调发展,对外合作办学设置医护类、轨道类和管理类等专业9个,形成了主干的轨道类、医护类专业,精干的人文艺术类专业布局。
院系 | 专业 [2] | |||
机车车辆学院 | 铁道机车 | 动车组检修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驾驶、检修方向) | 铁道车辆 |
护理学院 | 护理 | 护理(icu方向) | 助产 | 呼吸治疗技术 |
电气工程学院 | 铁道供电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 电机与电器技术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数控技术 | |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
电子工程学院 | 铁道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 |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方向)(两年制)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信号技术方向)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运输管理学院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物流管理 | |
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方向) | 市场营销 | |||
建筑工程学院 | 铁道工程技术 | 高速 铁道工程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 | 建筑工程技术 |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移动应用开发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方向) | ||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眼视光技术 | 康复治疗技术 | |
康复治疗技术(心肺康复方向) |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 | |||
药学院 | 药学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中药学 |
商学院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 | 商务英语 | |
艺术学院 |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 钢琴调律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室内艺术设计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音乐表演 | ||
国际教育学院 | 物流管理 | 护理 | 会计 | |
铁道机车 | 铁道供电技术 |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 | ||
欧亚交通学院 |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 铁道供电技术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铁道机车 | 铁道车辆 | 铁道工程技术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建筑工程技术 |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 ||
公共教学部(思政、体育教学部) | ||||
继续教育学院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项目
截至2018年6月,获得国家专利152项,校级以上教科研鉴定、结项成果636项,校级以上教科研获奖成果578项,ei、sci和istp收录论文第一作者129篇。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0年,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文化
折叠 校徽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徽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徽为圆形,以铁轨工字钢刨面与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的线路组成的"中"字和"十"字为主要元素,表明学院地处中国中原和全国铁路干线中心,突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表达学院坚持"立足河南,依靠行业,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思想。两条铁轨并肩挺立,构成了坚实的路基,体现用"甘做路基"的精神,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建设人才的信念。"1951"为学院始建年份,整个校徽以蓝色为主基调,具有博大、崇高、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
(新校徽设计者为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最高奖获得者 肖红教授)
折叠 校训
崇德尚能:
追求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道德理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
重视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知行合一:
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折叠 校歌
夕林作词、 聂耳作曲
中华摇篮、母亲河边,
有我们郑州铁院。
伴随着共和国铿锵的足音,
铁路承载一路向前。
诲人不倦,志向高远,
崇德尚能,我们的信念。
郑州铁院强国重任在肩,
培育英才千千万。
啊,郑州铁院--
强国重任在肩,
甘做坚实的路基,
我们无悔无怨。
新的世纪,高峰再攀,
有我们郑州铁院,
服务共和国经济建设,
科学发展勇往直前。
奋发图强,勤学苦练,
知行合一,我们的誓言。
郑州铁院牢记人民重托,
再创辉煌无限。
啊,郑州铁院--
牢记人民重托,
乘着时代的列车,
我们奔驰向前。
折叠 编辑本段 所授荣誉
建校以来,学院服务铁路改革发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为全国铁路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 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近十万名。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院"等荣誉称号,2003年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学院是河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机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铁道供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院校协作会主席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折叠 编辑本段 竞赛获奖
特色办学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连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斩获大奖,很多赛项实现了河南省获得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级竞赛金奖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3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11项;省级竞赛金奖、特等奖、一等奖70余项。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top100”中排名全国第17位,河南省第1位。学校无线电协会、机器人科技创新协会获得“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科技社团”称号。
2007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高职高专组唯一的最高奖索尼杯,是河南省首次获得这个最高奖;2009、2011年、2013、2015年、2017年均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实现了国家一等奖六连冠。在2017年竞赛中,是河南省获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高校和河南省唯一获国家级奖项的高职高专院校,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和国家级奖项数量位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之首。
200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全国一等奖;
2011、2012年,均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赛项全国一等奖;
2012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全国一等奖;
2013年、2016年、2018年均荣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在2016年竞赛中,是河南省唯一获得专科组全国一等奖殊荣的学校;
201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2017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发”赛项全国一等奖,实现了河南省高校在此赛项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
2017年,荣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18年,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
2018年,荣获第17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
201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1]
折叠 编辑本段 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集实物、现实虚拟技术和仿真技术于一体的生产性、仿真性的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楼各类实验室达200余个,可以进行600余项教学试验实训项目。其中,电力机车模拟驾驶装置、牵引供电微机远动仿真系统、模拟仿真护理实训基地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教育部、财政部命名的"国家级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学院被铁道部命名为"铁道部铁路(内燃、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基地";2006年,经河南省商务厅、财政厅严格考察和评审,被确定为"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培训资质单位"和"外派劳务专业(护理、机电)培训基地"。2014年骨干专业教学设备建设也基本完成。
折叠 编辑本段 教学成果
2007-2009年承担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及新世纪网络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活动 课程等研究课题13项;50余项科研成果和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于生产实践,9项获得专利。2008年,学院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2项、厅级科研课题立项6项、其他人文类课题27项;获河南省发展研究奖、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奖励3项,厅级各类奖励23项;在各级各类cn以上学术期刊发论文524篇,其中,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9篇,分别较2007年增长46%和35%,有2篇论文被ei收录,出版专著、教材98部,较2007年增加36%。
折叠 编辑本段 学生培养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平台。学院有51个学生社团,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院学生荣获了大赛高职高专组唯一的最高奖"索尼杯",这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这个最高奖项;学院无线电协会荣获河南省十大"优秀社团标兵"称号;2008年,学院学生有96位学生获得省级奖项43项,138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 122项,学生管乐团在第十五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中夺得器乐类青年组全国十佳,该奖项是河南省声乐、器乐、舞蹈等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获得全国十佳的奖项。
折叠 编辑本段 学生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共建共享,双向介入"为原则,建立了教学互动、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n 1"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与全国各铁路企业、地铁公司和郑州宇通汽车客车集团、山东莱芜钢铁、淮南矿业、淮北矿业、苏州工业园区等167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以及22个大中城市的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217个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使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零适应期"的技术性人才。
该院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并得到社会认可,2008年,采用订单培养方式为全国50多家铁路运输企业、地方交通企业、钢铁企业、煤炭企业、医院和物流企业和各省地铁公司培养输送毕业生3000多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6%,从而使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该校开通了各种城轨专业,如"城轨通信,城轨控制等",为城市地铁输送相应人才。2009届毕业生近1500人提前一年被预定。2008年,学院荣获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和 郑州铁路局签署合作建设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协议,厅局携手建设铁路高职院校。
折叠 编辑本段 新校区建设
2009年12月31日上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奠基仪式在中牟产业园区举行,这标志着中牟产业园职教园区建设将步入快车道。学院新校区位临郑开大道以北1.7公里处,与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毗邻,总占地980亩,按在校生12000人的规模设计,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8亿元。
新校区于2012年正式完成。同年7月21日新校区搬迁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学院工作安排,新校区于2012年8月30日启用。为保证新校区能如期具备使用条件,永安校区于7月30日全部搬迁完毕,涉及建筑工程系、软件学院(信息工程系)、旅游商贸系、艺术系、图书馆、后勤集团、保卫处等单位。其他在新校区工作的部门也在8月底前完成搬迁。2014年7月,为方便学生实习工作,运输管理系铁路运输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互搬校区。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网建设
网络管理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由原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教室、铁院电视台和网络管理中心组建而成。中心现有人员10名,下设日常管理组、电教服务组、网络管理维护组、网站建设管理组、网络规划建设组等5个工作组。
电化教学服务、 有线电视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电视片制作、电视新闻宣传、学术报告厅与会议室音像设备服务、校园网规划与建设、网络资源服务、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咨询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于2002年4月开始筹备建立,一期工程学校投资160余万元,于2002年12月底正式与中国铁通计算机网络联通。随着二期工程的陆续建设,2004年学院又投入100万元建设资金,并与2005年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学院预期第三期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
校园网覆盖我校幸福路、康复前街、铁英街和新校区,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校园网实现双出口,以1000m带宽与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联通,通过中国铁通以2m带宽与中国公用网联通。
校园网开设的基本应用服务有: www服务,dns服务、email服务,ftp服务。高级应用服务有: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自动化系统,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音视频点播服务,网络教育服务等。校园网不仅满足我校的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更为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
铁院电视台,(全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台 )创办于2003年1月。该台前身为校电教中心(简称电教室),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学院投资组建成了集演播、制作、直播下传、电化教学、校园监控等规模强大的电视台。
网络管理中心电教室原隶属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在学院体制改革推进下,改制组建成网络管理中心电教室。电教室现有专职工作人员三名,主要负责学院电视台的组织与管理,学院各大型活动的音像服务,学院第一、第二学术报告厅的安排,学院有线电视主干网络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姓名 | 职务 | ||
许琰 [3] | 党委书记 | ||
孔凡士 | 校长 党委副书记 | ||
徐宏平 | 副校长 | ||
王保军 | 副校长 | ||
倪 居 | 副校长 | ||
焦宏涛 | 副校长 |